
在香港給喪親者的帛金(或稱奠儀)是一種表達對逝者的敬意及對家屬支持的重要方式。選擇適合的帛金金額對於許多人來說是一個敏感而複雜的問題。
本文將列出帛金金額的建議、文化背景及注意事項,幫助親友在這個悲傷的時刻作出適當的選擇。
帛金的文化背景
- 傳統意義:帛金是中國傳統文化中表達對逝者的尊重和對家屬的關懷的方式。這一習俗反映了人們對生死的尊重,以及對逝者靈魂的祝福。
- 金額要求:根據傳統習俗,帛金的金額通常以單數為主,因為雙數在喪事中被視為不吉利。
帛金的金額建議
其實帛金是沒有公價,金額多少視乎個人而定。通常以逝者的關係、或逝者是否為家中經濟支柱等,豐儉由人,只要量力而為即可。
話雖如此,本文可作出一些建議給家屬及親友作為參考。
直系家庭成員
- 父母:建議金額$5001-$10001。
- 兄弟姐妹或祖父母:建議金額$3001-$5001。
親戚
- 較近的親戚(如堂兄弟、表姐妹):建議金額$1501-$3001。
- 遠親:建議金額$501-$1501。
朋友或同事
- 摯友:建議金額$1001-$3001。
- 普通朋友或同事:建議金額$501-$1001。
不太熟悉的朋友或遠親
不太熟悉的朋友或遠親:建議$301-$501,這個金額比較適合而不失禮。
溫馨提示
帛金的金額應以單數結尾,通常在整數金額上加上1元,例如101元或301元,象徵「只辦一次」的意思。
注意事項
- 帛金金額:如果經濟情況許可下,作者建議帛金最低金額為$301。雖然帛金沒有公價,但應盡量避免被即場要求「加碼」的風險。
- 信封的選擇:帛金應放在白色信封中,避免使用紅包或利是封。白色信封是對逝者的尊重,而紅色則通常與喜慶的場合有關。
- 不出席的情況:如果因為各種原因無法親自出席喪禮,可以選擇轉數快等電子支付方式轉賬帛金以表達心意。在這種情況下,逝者家屬不需要回贈吉儀,這個做法已經普遍被接受。
- 回禮的習俗:喪家通常會對來賓的帛金表示感謝,這種回禮稱為「吉儀」。吉儀通常包括一粒糖、一張紙巾和一元硬幣,這些物品象徵著對參加喪禮的感謝及對逝者的懷念。
- 送金的時間:通常在逝者出殯之前的任何時候,都可以給予帛金。如果是在喪禮上,則可以直接交給接待處或主家/辦事人。
溫馨提示
當先人出殯後代表喪禮已經結束,絕對不能後補帛金。如想表達心意,只需簡單慰問即可。在傳統習俗中,後補帛金被視為「再有白事」,帶有嚴重不吉利的意思,等於詛咒喪家即將面臨另一場喪事。
結論
總括來說,帛金金額應根據與逝者的關係及自身經濟能力來決定。無論金額多少,最重要的是表達心意。在這個悲傷的時刻,透過帛金來表達對逝者的敬意和對家屬的關懷,這才是最為重要。
作者希望通過這些建議,能幫助讀者在這個敏感的時刻作出適當的選擇,讓出席者的心意能夠得到充分傳達。